铸铁平尺的国家标准
时间:2016/1/26 9:32:15
浏览量:465
1、规定的铸铁平尺的范围
本标规定了精度等级为00级、0级、1级、2级铸铁平尺的型式与尺寸、技术要求、检验方法、标志与包装等。
本标准适用于工作面长度为400~6300mm的铸铁平尺(一下简称平尺)。
2、铸铁平尺定义
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
铸铁平尺:测量面为平面,用于测量工件平面形状误差的测量器具。
3、铸铁平尺型式与尺寸
铸铁平尺的基本尺寸见表1的规定。
4、铸铁平尺技术要求
(1)铸铁平尺工作面和侧面不得有严重影响外观和使用性能的砂孔、气孔、裂纹、夹渣、缩松等缺陷。
(2)铸铁平尺的铸造表面应清除型砂,且平整,涂漆牢固;机械加工表面不得有严重影响使用性能的划痕、碰伤、锈迹等缺陷。
(3)铸铁平尺应采用优质细密的灰口铸铁或合金铸铁等材料制造,其工作面和侧面硬度应为170~220HB。
(4)铸铁平尺工作面应采用刮削工艺。对采用机械加工的1级、2级平尺侧面,其表面粗糙度Ra的最大允许值为2.5um。
(5)铸铁平尺工作面的直线度公差及任意200mm的直线度公差见表2的规定。
(6)铸铁平尺工作面采用刮削工艺应进行涂色对研检验。对研后显示的接触点面积的比率见表3的规定;或者按25mm×25mm正方形面积中的接触点数见表3的规定,且任意25mm×25mm中的接触点数之差不大于5点。若有争议,则以接触点面积的比率为评定依据。
(7)I、II字型平尺上工作面与下工作面的平行度公差、桥型平尺工作面与支承脚支承面的平行度公差、平尺侧面对工作面的垂直度公差见表4的规定。
(8)I、II字型平尺支承点从表准支承位置移至最大支承距离位置时,平尺的自然挠度叫表5的规定。
(9)平尺应进行去磁和稳定性处理。
(10)I、II字型平尺侧面应有标准支承位置的标记,平尺端部应有存挂或吊装装置,且装置应尽量原理标准支承位置。
5、铸铁平尺检验方法
(1)铸铁平尺工作面的直线度
将I、II字型平尺用等高块支承在距平尺两端2L/9的标准支承标记处,根据平尺工作面长度选择适当的桥板(一般按8~10个跨步,跨距在50~500mm之间);然后将桥板置于平尺的一端把反射镜或水平仪固定在桥板上;桥板按跨距逐步地从平尺的一端移至另一端,每移动一个跨距从分度值为1”(或0.005mm/m)的自准直仪或分度直为0.001mm/m的电子水平仪(工作面长度大于500mm的1级平尺可用分度值为0.01mm/m的合像水平仪,2级平尺可用分度值为0.02mm/m的框式水平仪)上读取该位置读数;其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即为平尺工作面的直线度误差。工作面任意200mm的直线度误差,可选择50mm或100mm的桥板,按上述方法在任意200mm内进行检验确定。
对工作面宽度大于60mm的平尺,应按平面度要求进行检验,其平面度公差值应不大于表2所规定的直线度公差值。
(2)接触点面积比率
将被检平尺工作面涂上显示剂,在不低于其精度的铸铁平板或平尺上研合,在被检平尺工作面上显示出明显的接触点。然后用一个在50mm×25mm范围内刻划有25.mm×2.5mm的200个小方格的透明薄板(如有机玻璃板),置于被检平尺工作面的任意位置上,依次观察每个方格内包含接触点所占面积的比例(以1/10为单位)。求上述比例数之和,除以2即为所检测部位的接触点面积的比率。
(3)侧面对工作面的垂直度
将平尺放置在铸铁平板上使装有分度值为0.001mm千分表的表座通过标准圆棒在标准直角尺上对零。然后以同样的方式是表座靠平尺的一个侧面,此时千分表的读数即为该侧面的垂直度误差。同理检测另一侧面的垂直度误差,取最大误差值。
(4)上工作面与下工作面的平行度
将平尺以工作面为基面放在精密平板上,用装在表架上的分度值为0.001mm的千分表在其工作面上测出不少于三处的高度差值,即为平行度误差。
当不具备适用的平板时,允许将平尺侧面放在某一支承面上,用分度值为0.002mm的杠杆千分尺或带分度值为0.002mm千分表的检具测平尺的高度差。
(5)自然挠度
将平尺用等高块支承在距平尺两端2L/9的标准支承标记处并置于基准平面上,用分度为0.001mm的指示表或比较仪,在工作面长度中间测量读数;然后将等高块移至最大支承距离位置(平尺两端),稳定10min后由指示表或比较仪读数;两次读数值之差Y即为平尺的自然挠度。
6、铸铁平尺标志与包装
(1)平尺上应标志:
a)制造厂厂名或注册商标。
b)产品名称。
c)规格和精度等级。
d)产品序号和制造日期。
e)本标准的标准号。
(2)铸铁平尺的包装箱上应标志:
a)制造厂厂名或注册商标。
b)产品名称。
c)规格和精度等级。
d)产品序号和制造日期。
e)防振、防水、防潮等标记。
(3)铸铁平尺在包装前应经防锈处理并妥善包装,不得因包装不善而在运输过程中损坏产品。
(4)铸铁平尺经检定符合本标准要求后,应附有产品合格证;产品合格证上应有本标准的标准号和产品序号。
表1
规格
|
I字型和II字型平尺
|
桥型平尺
|
L
|
B
|
C
|
H
|
L
|
B
|
C
|
H
|
400
|
400
|
30
|
≥8
|
≥75
|
-
|
-
|
-
|
-
|
500
|
500
|
30
|
≥8
|
≥75
|
-
|
-
|
-
|
-
|
630
|
630
|
35
|
≥10
|
≥80
|
-
|
-
|
-
|
-
|
800
|
800
|
35
|
≥10
|
≥80
|
-
|
-
|
-
|
-
|
1000
|
1000
|
40
|
≥12
|
≥100
|
1000
|
50
|
≥16
|
≥180
|
1250
|
1250
|
40
|
≥12
|
≥100
|
1250
|
50
|
≥16
|
≥180
|
1600
|
1600*
|
45
|
≥14
|
≥150
|
1600
|
60
|
≥24
|
≥300
|
2000
|
2000*
|
45
|
≥14
|
≥150
|
2000
|
80
|
≥26
|
≥350
|
2500
|
2500*
|
50
|
≥16
|
≥200
|
2500
|
90
|
≥32
|
≥400
|
3000
|
3000*
|
55
|
≥20
|
≥250
|
3000
|
100
|
≥32
|
≥400
|
4000
|
4000*
|
60
|
≥20
|
≥280
|
4000
|
100
|
≥38
|
≥500
|
5000
|
-
|
-
|
-
|
-
|
5000
|
110
|
≥40
|
≥550
|
6300
|
-
|
-
|
-
|
-
|
6300
|
120
|
≥50
|
≥600
|
注:带“*”尺寸,建议制成II字型平尺
|
表2
规格mm
|
精度等级(um)
|
00
|
0
|
1
|
2
|
直线度公差值
|
400
|
1.6
|
2.6
|
5
|
-
|
500
|
1.8
|
3.0
|
6
|
-
|
630
|
2.1
|
3.5
|
7
|
-
|
800
|
2.5
|
4.2
|
8
|
-
|
1000
|
3.0
|
5.0
|
10
|
20
|
1250
|
3.6
|
6.0
|
12
|
24
|
1600
|
4.4
|
7.4
|
15
|
30
|
2000
|
5.4
|
9.0
|
18
|
36
|
2500
|
6.6
|
11.0
|
22
|
44
|
任意200
|
1.1
|
1.8
|
4
|
7
|
注:1、表中数值均按标准温度20°C给定。
2、计算公式:
00级:0.6×(1+L/250)um 1级:2×(1+L/250)um
0级:1×(1+L/250)um 2级:4×(1+L/250)um
式中:L-平尺工作面长度(mm)。
3、距工作面边缘0.01L(最大为10mm)范围内直线度公差不计,且任意一点都不得高于工作面。
|
表3
测试项目
|
精度等级
|
00
|
0
|
1
|
2
|
25mm×50mm单位面积内接触点面积的比率
|
≥20%
|
≥16%
|
≥10%
|
25mm×25mm面积内接触点数
|
≥25
|
≥20
|
注:距工作面边缘0.01L(最大为10mm)范围内接触点面积的比率或接触点数不计,且任意一点都不得高于工作面。
|
表4
规格(mm)
|
精度等级(um)
|
00
|
0
|
1
|
2
|
00
|
0
|
1
|
2
|
上工作面与下工作面的平行度公差
|
侧面对工作面的垂直度公差
|
400
|
2.4
|
3.9
|
8
|
-
|
8.0
|
13.0
|
25
|
-
|
500
|
2.7
|
4.5
|
9
|
-
|
9.0
|
15.0
|
30
|
-
|
630
|
3.2
|
5.3
|
11
|
-
|
10.5
|
18.0
|
35
|
-
|
800
|
3.8
|
6.3
|
12
|
-
|
12.5
|
21.0
|
40
|
-
|
1000
|
4.5
|
7.5
|
15
|
30
|
15.0
|
25.0
|
50
|
100
|
1250
|
5.4
|
9.0
|
18
|
36
|
18.0
|
30.0
|
60
|
120
|
1600
|
6.6
|
11.1
|
23
|
45
|
22.0
|
37.0
|
75
|
150
|
2000
|
8.1
|
13.5
|
27
|
54
|
27.0
|
45.0
|
90
|
180
|
2500
|
9.9
|
16.5
|
33
|
66
|
33.0
|
55.0
|
110
|
220
|
3000
|
11.7
|
19.5
|
39
|
78
|
39.0
|
65.0
|
130
|
260
|
4000
|
-
|
25.5
|
51
|
102
|
-
|
85.0
|
170
|
340
|
5000
|
-
|
31.5
|
63
|
126
|
-
|
105.0
|
210
|
420
|
6300
|
-
|
-
|
78
|
158
|
-
|
-
|
260
|
525
|
注:平行度公差值为表2中直线度公差值的1.5倍;垂直度公差值为表2中直线度公差值的5倍。
|
表5
规格(mm)
|
自然挠度(um)
|
400
|
4
|
500
|
5
|
630
|
6
|
800
|
8
|
1000
|
10
|
1250
|
12
|
1600
|
16
|
2000
|
20
|
2500
|
25
|
注:平尺的自然挠度应不大于10um/m。
|
http://zhuoyuanjixie.com